郭璞简介

易道风水文苑

(1)晋•郭璞像.jpg


风水鼻祖-郭璞像

    郭璞(276324),东晋时期文学家、训诂学家、杰出的风水学家。字景纯,河东闻喜(今属山西省闻喜县上郭村)人。他博学多闻,好古文奇字,精通阴阳卜筮等术。又是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。

    永康元年(300),“八王之乱”爆发。公元306年,匈奴贵族刘渊作乱。公元317年晋元帝仓皇南渡,建立东晋。郭璞身逢其时,为元帝所重,任著作佐郎,后迁尚书郎。在文学上,他早年即有许多诗赋闻诸诗坛,所作《尔雅注》、《尔雅音》、《尔雅图》、《尔雅图赞》等,集《尔雅》学之大成;另著有《山海经注》、《穆天子传注》等传世之作。他所作《山海经注》,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,保存了不少远古神话传说,对古代的历史地理、中外交通、民俗、神话等方面的记叙和考证,很有学术价值,其中风物记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之一。在中国文化史上,郭璞是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。他不仅为发展游仙诗、山水赋作出重大贡献,而且为发展训诂学、神话学立下汗马功劳。故他在学术界素有诗人、辞赋家、语言学家、神话学家之桂冠。据史载,郭璞曾受河东郭公《青囊经》九卷,由是通晓五行、天文、卜筮之术,所占多奇验。在风水领域内,他集中国历代风水术之大成,废除了八宅风水术,承继了《狐首经》和《青囊经》,撰写具有古代科学思想的《葬书》、《玉照定真经》等书,从而奠定了中国风水术“葬乘生气”的理论基础。郭璞《葬书》乘生气风水术的产生,标志着古代科学风水术的创立,也因此成为风水名家,受后世风水界的推崇,郭璞被尊称为中华风水鼻祖。后任大将军王敦的记室参军。因劝阻王敦图逆,被害,时年48岁。追赠弘农太守。

郭璞《葬书·原著》开章说:“葬者,藏也,乘生气也”

何谓“生气”呢?

   《原著》云:“夫阴阳之气,噫而为风,升而为云,降而为雨,行乎地中,谓之生气。”“土者,气之母,有土斯有气。气者,水之母,有气斯有水。”“阴阳冲和,五土四备”、“五土四备,二吉也”。

    综合上述的内容,我们知道,所谓生气,就是阴阳气。这种阴阳气,噫噎出来便是风,上升则为云,遇冷下降,成为雨,而是发生、发展、运动、变化于地(球)中的,谓之生气,它的组成,就是“土生气,气生水”即是土和水。什么土呢?从“五土四备”、“备具五色”,可知是五土。所谓五土,是古人把所有元素,包括没有发现的在内,归纳为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类,即是说:生气是元素和水的混合物。

   《原著》还说“生气行乎地中,发而生乎万物”。又说“土行气行,物因以生。”由此可知,生气的功能是发生世界万物的,而且它生万物是因五土(元素)的运动变化(土行),阴阳气的对立,斗争而产生万物(物因以生)。综合上述内容:所谓生气,就是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于地(球)中的阴阳气,发生世界万物的五土和水(元素和水)(H2O)的混合物。因此,地球世界是生气的世界。

何谓“风水”呢?

当代一般社会人士,对风水的认识,并非风水的本来面貌,大多是受客观存在的江湖“风水”反映的错误,要系统正确认识风水,就必须追根溯源。

(2)晋•郭璞像.jpg

风水鼻祖-郭璞像

风水一词,最早出现于晋代(公元265419)文学家、训诂学家、风水鼻祖郭璞(公元276324)撰《葬书·原著》。

《原著》说:“……气行乎地中。气行也,因地之势()。气聚也,因势之止。古人聚之使不散,行之使有止,故谓之风水。”

其意是说,发生、发展、运动变化于地(球)中的生气(气行乎地中),它的运动变化是因地之势。它的聚集是因势之止。那么“聚之使不散,行之使有止”的“使”,就称之为风水了。

永嘉之乱时,郭璞避难流离夷陵(今宜昌)。据史料记载,郭璞在夷陵期间做了三件事:

一、相度城基 所谓“相度城基”,就是察看、勘测、度量城镇的坐落和脉象。郭璞据此提出两条建议:一是将夷陵治所由今三游洞处的下牢戍下迁,以利发展。二是在当今宝塔河处的青草铺建一宝塔,以镇水口。宝塔建成之后郭璞为之题名“天然塔”,今存天然塔是后人在郭氏天然塔遗址上所建。

  二、写《江赋》  所谓写《江赋》,史家是指郭璞寓居夷陵时写诗作《江赋》一事。该赋诗情画意,气度非凡;豪情壮志,溢于行间,被古今诗家叹为千古绝唱。自此,西陵峡口的滔滔江水、威威群山,为历代文人骚客所向往、所咏唱,名人不断,诗文不绝。

  三、注《尔雅》  所谓注《尔雅》就是用当时通俗的语言,解释《尔雅》中难懂的古言古语。《尔雅》是一部辞书,是我国第一部语言学著作。由于郭璞之前的《尔雅》注本,往往“有所漏略”,人们对其中许多词条读后仍然“不甚了了”。于是郭璞详列所有资料,旁征博引并陈述现实观察,表述通俗并坦陈己所不知的地方,充分体现了中国学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人格魅力。

1600多年来,古今夷陵人根据史书的记载、民间的传说,先后在郭璞寓所遗迹周边筑尔雅台、明月台,修墨池书院、墨池书屋,在郭璞洗笔之处凿洗墨池,近代还命名尔雅街。

郭璞轶事

    在民间,对于郭璞才能的来历,还有一番说法。据说郭姓的始祖,是周朝初年的周公。周公,即演后天八卦而成之周文王,具有通天彻地的才能,每一千年,就会把自己的灵魂寄托在郭家的后人身上,而郭璞就是如此的一个幸运儿。郭璞而这些预卜先知的才能,既使他逃避了战乱,同时又是害了他的卿卿性命。

    历史上的晋时“八王之乱”、“五胡乱华”战乱,使大半个中原卷入战火。郭璞时年仅20岁左右,就预见河东这里将遭受灾难,于是联络亲朋好友数十家集体南迁。

    关于这一点史书中有记载:“璞筮之,投策而叹曰:‘嗟乎!黔黎将湮于异类,桑梓其翦为龙荒乎!”

    当然,要让大家动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,所以他去找当时任将军的赵固求助,恰好赵固死了一匹心爱的宝马,心情很不好,谁也不见。但郭璞说,他能够把宝马救活。赵固很惊讶,半信半疑,最后让其试试。郭璞令二三十个壮汉,拿上长竿,去30里外的地方捉一个东西,大家不解,郭璞说捉到它就能把马救活。果然,那些壮汉带回一个类似猴子却又不是猴子的怪动物,那东西见了马,就“嘘吸其鼻”,大概是对着鼻子吹吸之类,一会儿,马竟然活了,而且“奋迅如常”。赵固当然很高兴,“厚加资给”。于是郭公声名大振。在史书里,这是郭璞第一次显露他神奇的才能。可谓算是处女作了。

    郭璞南迁后最后落脚选在宣城郡,当了当地太守的参军,也就是幕僚。这时候晋武帝的侄子司马睿在建康(今南京)重建了一个小朝廷,史称“东晋”。东晋皇帝的权力始终不巩固,全靠北方南渡的和南方本地的世家大族支撑,其中权势最盛的是王家。郭璞最后转到王家大将军王敦帐下,还是当幕僚而已。

    晋明帝太宁二年(公元324年),驻守在外的王敦要举兵造反,因郭璞以通晓“五行、天文、卜筮之术,能禳灾转祸”知名,便要他就成败如何算一卦,也为考察郭璞的立场态度,说穿了就想看你是支持跟从,还是反对背叛。算卦也只是个托名而已。

    郭璞的回答是“无成”。王敦本来就怀疑郭璞与朝廷有勾结,就让他再给其本人算一卦,看还能活多久。郭答:“明公起事,必祸不久。若住武昌(今湖北鄂州),寿不可测。”直言告诉他不可以起兵造反。

    王敦大怒,问道:“卿寿几何?”曰:“命尽今日日中。”于是王敦一气之下,当天就把郭璞杀了。(《晋书》卷七十二·列传第四十二)

    郭璞就这么轻易地死了。在现代人看来有点不识时务的那类型。王敦起事后约两个月因出师不利也“愤惋而死”。都被郭璞说中了,郭公的惨死,不像道家葛洪“游德栖真,超然事外”,因而能够“全生”。这不能不说是方术家的悲衰与定数。不过,这种不畏强权政治与淫威,不屈生死的气节,确是到了方术的较高境界。如果哪一个朝代,易经五术披上了政治色彩,那么五术易经的通天彻地,知未来的神秘价值,也在消亡退败了。

郭璞做风水一二则:

(3)晋•郭璞像.jpg

风水鼻祖-郭璞像

郭璞在当时的影响最大,朝野都很相信其风水术。据《晋书·郭璞传》记载:“璞以母忧去职,卜葬地于暨阳,去水百步许。人以近水为言,璞曰:‘当即为陆矣。’其后沙涨,去墓数十里皆为桑田。”“璞尝为人葬,帝微服往观之,因问主人:‘何以葬龙角,此法当灭族。’主人曰:‘郭璞云,此葬龙耳,不出三年当致天子也。’帝曰:‘出天子耶?’答曰:‘能致天子问耳。’帝甚异之。

在郭璞没有出名之前,他的母亲去世了,郭璞选中一块很平常的地在那里安葬,这块地离河很近,时常会被大水淹没,当时许多风水师都说这块地不好,并建议他迁走,郭璞笑后谢之,并说你们看吧。一年过去了,大水不旦没有涨上来,反而退去很远,墓地周围几十里都变成了上等良田,之后,人们都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了,由此名声大振,许多远方之人都慕名而来,请他前去相墓、葬坟。可见上等的风水师不仅懂得地理,亦熟谙水利,甚至星象。

远古洪荒时期的大禹治水,竟然是根据神龟背上的洛书黑白点而悟出将大水治住,是不是很不可想象。我国近年来的“长江三峡水库”以及“南北北调”,这样跨世纪大型的国家工程对中华民族有着怎样的影响。此是题外话了。

晋明帝是一个粗通风水之人,听说郭璞到处给人相墓,并非常应验,就微报私访,前去观察郭璞所葬之坟。一次,在一山角上,看见一个村夫,正在葬龙角,于是晋明帝就过去对村夫说:“为何你要埋葬龙角呢?按照当时的刑律,埋葬龙角是要满门抄斩的”,墓主回答说:“是郭璞先生告诉我的,他说在这里葬龙角,不出三年,当致天子”,晋明帝一听急道:“葬此地会出天子”,并追问道:“你在此葬坟,就是为家中出一天子?”,村夫听后笑道:“不是我家会出天子,只不过是能让天子来这里问一问而已”。这正应了郭璞的断语,可见风水术水平之高精。

晋明帝于是下决心一定要找到郭璞这位高人。再后来晋明帝见到郭璞后,增加了风水知识,就取消了这一条葬埋龙角,满门抄斩的刑律。

又一次,有一个官员叫张裕的曾祖父去世,请郭璞前去选地葬坟,郭璞几天奔波,选了两处佳穴,他对张裕说:“你的佳穴有两上问题,第一处葬后能活百岁,位至三司,但子孙不兴旺。第二处寿数要减去一半,官位止于卿校,但是却子孙后代世世显贵。不知你准备选择哪一处呢?”。张裕听后想也没有想,就直接选择了第二处。

郭璞被谋害之后,晋明帝在建康(今南京紫金山下)玄武湖边建起了郭璞的衣冠冢,又名“郭公墩”。并追赠郭璞为弘农太守,封郭璞儿子敦骜为临贺太守。郭璞一家三代居官,廉洁清政、为国尽忠。

1824年,明嘉靖皇帝下旨在“郭公墩”之上设亭,名对谕亭。闻喜清知县王体言在礼元镇柳树沟大官道立碑刻文画像纪念。1934年,国民党南京市政府又在半腰建郭璞亭,亭内有时任市长石瑛所撰碑文的石碑。两亭均为纪念郭璞,现皆不存。


友情链接

地址:绍兴县会稽山上   绍兴市越城区新建南路861号-绍兴南易文化办事处

联系人:尉汤渺 手机:13757585257  助理:13615758576 邮箱:wtm5257@163.com QQ:929932785 网址:www.yidaofs.cn

版权所有:易道文化网-诸暨市易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 浙ICP备10026694号